瘢痕的认识
瘢痕是各种皮肤损伤所引起的正常皮肤组织外观形态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统称,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中必然的产物。伤口愈合过程中,各种原因导致的胶原的合成代谢与降解代谢之间的平衡被破坏即可形成病理性瘢痕。适度的瘢痕形成,是机体修复创面正常的表现,是人体自卫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过度的瘢痕增生则是一种病态表现。
瘢痕的形成
瘢痕形成机制很复杂,不仅涉及细胞(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细胞外基质(胶原的代谢与排列失常、糖胺聚糖的改变等)等成分的相互作用,组织空间结构(修复细胞间形成的空间调控网络等)的三维层面也可能参与瘢痕形成的全过程。
早期干预很重要
瘢痕发生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且对于瘢痕形成后治疗尚无理想方法。因此,对瘢痕的早期干预意义重大。对瘢痕的早期干预主要是指从上皮覆盖创面后瘢痕组织开始形成时即介入并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包括瘢痕形成前和形成期两个阶段的管理。早期干预的目的在于降低瘢痕进一步发展的风险,即尽量去除各种造成瘢痕增生的因素,抑制瘢痕的生长。
积雪苷治疗瘢痕
积雪苷可通过阻断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抑制其合成分泌胶原的能力来阻止瘢痕的发生发展。
机理:积雪苷可作用于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使核分裂相减少,核仁变小或缺失,随着用药浓度的增加,细胞内DNA合成减少,细胞生长呈抑制状态,抑制率最高可达73%。
——《积雪草苷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另外,《中国瘢痕疙瘩临床治疗推荐指南》指出:外用药物在瘢痕疙瘩治疗中可改善痛痒症状和预防复发,如积雪苷类药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