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对于皮肤的伤害在各类文献均有记载,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外源性老化的来源90%是来自于UV(紫外光)。
近年来,随着人类对臭氧层的破坏,UV透过率逐年增加。
长波紫外线UVA(~nm)
能量最低,波长最长,具有更强的穿透性,有大约98%能穿透云层和臭氧层到达地球表面。
会穿透人体皮肤基底层引发表皮基底细胞的损伤,上调MMPs(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破坏胶原蛋白,引起皮肤老化。
中波紫外线UVB(~nm)
波长比较短,能量高,具有中等穿透力,其中大部分会被臭氧层所吸收,只有约2%能到达地球表面。
但是会引起皮肤表皮层及真皮浅层的损伤和病变,还会直接破坏角质细胞中的蛋白质和DNA,导致皮肤释放炎症因子引发皮肤炎症,细胞凋亡,并且会诱导皮肤癌发生。
短波紫外线UVC(~nm)
能量最强,波长最短,穿透能力最弱,几乎被臭氧层完全吸收,我们应该感恩臭氧层,几乎完全阻挡了这部分高能量的UV。
从能量来看,相同剂量下,UVB对皮肤的损伤强度是UVA的约0倍。
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晒伤是即刻会发生的,而晒黑和老化则是潜移默化的。
晒后肌肤不适暴晒后,有些人会出现皮肤发红,发热,痒痛难忍等晒伤的情况。这是因为日晒导致细胞和皮肤产生炎症,造成了皮肤分子和生物学改变。我们亚洲人是黄种人,相对于白种人来说皮肤中的黑色素和发色团比较多,能够更好的吸收紫外线减少对皮肤的伤害。
所以可以从下图看出,我们的皮肤并不容易被晒伤,并且皮肤癌的发病率远远低于白人。
但是别高兴的太早,相比白人我们虽然不容易晒伤,但是却是更容易晒黑,而且因为不适感没那么明显,更会被大家忽略。
事实上,暴晒后即使没有出现明显不适,但不可见的皮肤表层和深层的破坏已经产生。
这些伤害需要皮肤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都要自我修护,而皮肤的自我保护和修护机制会进一步促使我们的皮肤变黑,产生更多的黑色素来保护自己。
正确的晒后修护根据上述紫外线对我们皮肤的一些列影响,小编建议大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晒后修护。加强保湿
UV光照射后,皮肤大量失水,并且屏障功能受损,需要快速地降温舒缓和强效保湿。
这时可以选择一些富含保湿成分的化妆水进行湿敷或者敷保湿面膜让角质层迅速补充水分,最后再用一些乳液或者面霜锁水,让补充的水分锁在皮肤里面。
抗炎镇静
UV光会引发皮肤炎症因子的释放,所以当皮肤感觉到有泛红和敏感的时候建议选择一些含有抗炎和镇静修护类成分(例如神经酰胺、积雪草、苦参、甘草等等)的护肤产品。
同时建议皮肤不适期间尽量精简护肤,精华/原液类型的高浓度保养品暂时停掉,护肤流程以清洁舒缓和保湿为主。
抗氧化
UV光引起的过量ROS(活氧性)会在皮肤中累积持续破坏皮肤,所以我们需要一些抗氧化的成分来中和这些ROS。
例如当归、灵芝、牡丹根、粗糙帽果......
灵芝
阻断变黑的通路
暴晒后,有一种黑是即时性的,几小时后就会消失,是黑素细胞氧化加深后颜色重新分布的结果。
但另一种黑是延迟性的,也就是我们常见的晒黑模式,接触UV照射的部位会持续几周甚至几个月的色素沉着。
对于已经变黑的肌肤我们可以使用还原性较高的vc成分进行淡化,而烟酰胺成分可以防止黑色素细胞从肌肤底层向表层转移,对“持续变黑”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此外α—熊果苷和光果甘草也具有很好的提亮效果,能够助你晒后快速白回来!
下面的坑,不要踩过度清洁
有些说法是暴晒一天后,皮肤受到了很多紫外线辐射,需要深度清洁来去除这些紫外线辐射,所以怂恿大家用深度清洁的皂基洗面奶加上清洁面膜。
这个是绝对不可取的,因为皮肤暴晒一天后角质层受到严重破坏,极度脆弱,这时应首先进行舒缓保湿。
狂敷面膜
适当的敷一些补水保湿的面膜可以有助于快速帮助角质层软化充盈,时间不易过长,并且次数不宜过多。
敷面膜过多反而会造成角质层过度水合,从而引起皮肤屏障功能紊乱,而且晒后的肌肤本就脆弱,狂敷面膜很可能会引起过敏和“烂脸”的状况。
▼更多精彩推荐,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