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
年4月20日(星期三)
10:24:07
壬寅虎年三月二十
谷雨,太阳到达黄经30°,《群芳谱》:“清明后十五日为谷雨,雨为天地之合气,谷得雨而生也。”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下而上也”,故此得名。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暮春,降雨增多、气温快速升高是这个节气的最大特点。
立春之后,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谷雨时节达到最旺。此时如果七情不畅,会影响肝的疏泄和阳气的生发,导致脏腑机能紊乱。
接下来的15天,我们的养生重点不再是助力肝气生发,而是该调补生发过程中被消耗的肝血。
因此,柔肝疏肝,调畅情志是这一季的养护重点。适当吃些酸味可以敛肝,让肝气归于平和。
春茶能升清降浊。让清气升起来,浊气降下去,通过小便或发汗排出。
据说谷雨这天采的茶对身体特别好,可通全身不畅之气。此时喝新鲜绿茶,正契合了春日养肝、清湿热的身体需求。
另外,最近桑椹成熟上市了,它可以说是春天里专为养肝血而生的水果了。
《本草经疏》评价它,“为凉血补血益阴之药。”桑椹果期短,在谷雨前后来吃为好。
但好东西也不能过量,过量服用桑葚对导致腹泻,特别是脾胃虚寒的人就更不适合久服了。
在中医里面,有“脾不主四时,脾主四季”之说。
一年四季,五脏各自对应着自己的季节。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而每个季节的最后18天,属土,土应脾胃。
清明节气的最后3天,加上谷雨节气的十五天,合计18天。故此时人的脾胃运化功能旺盛,是脾胃病的易发期,也最适合养脾。
谷雨处于春夏交接之际,正是“脾旺”之时。所以,从现在开始到立夏之前,我们要好好护卫脾胃。
谷雨意味着寒潮结束,气温回升,阴雨频繁,此时空气环境湿度逐渐增大.
中医认为脾喜燥恶湿,这时候我们的脾会倍感压力,人会出现各种头身困重、四肢乏力,胃口不佳、关节肌肉酸重等情况。
有些孩子不爱吃饭,喜欢睡觉,也是受了湿邪之困,伤及脾气,导致脾胃不够强壮,吃进去的东西难以消化,自然就不爱吃东西,加上体内废物无法排出,就更易疲劳和犯困。
谷雨期间,最重要的就是祛湿。一则,脾能化湿,化湿即要养脾。二则,湿为阴邪,得阳则化。谷雨时节空气湿度加大,风湿病易复发。艾灸养阳通阳,是治疗湿气病的不二法门。
健脾祛湿,就找健脾线。
从三阴交到阴陵泉的这条线就是健脾线。三阴交可调动肝、脾、肾这三条经络的气血以通畅脾经。
从三阴交往阴陵泉方向推揉,推的过程中要去找最痛也就是最瘀堵的点。把它推到不疼了,这“脾经管道”就打通了。
谷雨节气的保健方:
脾胃弱的人喝茶,可以加陈皮。陈皮既能保肝,又能保护脾胃。
这个茶方不仅在谷雨适合喝。老年人、脾胃很虚弱的人,四季饮茶都可以搭配陈皮、蜂蜜,来保护脾胃。
清肝养脾茶
原料:川陈皮半个(或15克)、蜂蜜(可选柑橘蜜或油菜蜜)、绿茶
做法:
1.陈皮掰碎,与适量绿茶一起冲泡。
2.茶水倒入杯中,晾温后加少量蜂蜜饮用功效:养脾胃、帮助肝脏排毒
适合人群:脾胃虚弱者
注意:女性经期忌饮。经期不宜饮茶(绿茶、乌龙茶、红茶以及花茶都不合适),一定要记住。
谷雨到,暮春临,初夏将至。
人体也到了节气养生的关键时刻,养肝、健脾祛湿、都需要认真对待,调理好了,就可以干干净净的走进夏天,健康无忧。本文来自网络感恩原创作者“点赞”和”在看“,感恩您!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摄图网
版权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人人知医
秉大医郭生白之遗愿念苍生无枉死之仁心持无偿奉精诚之医道搭百姓皆知医之桥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