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身走访才发现,韩国化妆品市场原来是这样。
中国消费者与韩国化妆品的“羁绊”,已经持续了好多年。
尽管从年“韩流”退潮开始,韩妆热度便明显下降,但不得不承认,凭借创新力十足的包装形象和产品,不少韩妆在年轻一代中国消费者心中仍占有一席之地。
抛开政治因素不谈,仅就化妆品产业而言,韩国有很多可供学习之处。而了解韩国化妆品市场现状,认清其产品、渠道、消费等方面的趋势与变化,是学习韩国化妆品产业先进经验的关键。
年12月29日—年1月3日,品观APP就组织了二十多人的海外考察团,与大韩化妆品协会、科丝美诗、爱茉莉太平洋集团、爱敬集团、高丽雅娜等韩国典型化妆品机构和企业进行了交流。
向左滑动,依次为品观APP海外考察团在大韩化妆品协会、科丝美诗、爱茉莉太平洋集团、爱敬集团、高丽雅娜参观交流
韩国化妆品产业到底有多大规模?什么产品在韩国最有市场?渠道格局存在怎样的特色?近年有哪些创新引领潮流?
此次考察结果,对此皆有呈现。
化妆品出口全球第四
进口品占有率降低
从近年市场表现来看,韩国化妆品产业整体规模增长较为稳定。
根据大韩化妆品协会提供的信息显示,截至年,世界化妆品产业规模约为亿美元(按当时汇率折合人民币约亿元),增长6.1%。其中,亚太地区占据31.8%份额,位居欧洲和北美之前。而韩国当年化妆品产业规模在20兆韩元(约合人民币亿元),从比重来看,是亚太化妆品市场重要产业力量之一。
韩国化妆品产业在年及以前能葆有相对明显的增幅,有几方面原因。
其一,化妆品产业成长环境更自由。
实际上,韩国化妆品产业的发展可以年为分界线。大韩化妆品协会常务张俊基透露,年以前,韩国化妆品是以药事法进行管理,并无单独法规,相当严格,只能用政府许可的原料。这就导致彼时韩国化妆品开发周期缓慢、产品多样性不足,产业发展由此受到限制。
而在年化妆品法单独制定后,化妆品便被当做单独业态去管理,化妆品原料的管理也逐渐开放。由此,产品开发周期加快,多样性得以提升。后来的气垫、BB霜等产品能够诞生,与这样开放的管理环境也不无关系。
其二,从业者众,汇聚多家大型化妆品集团。
数据显示,截至年12月,韩国化妆品制造企业达到家,而化妆品责任销售业者达家。在国际上具备较大影响力的韩国化妆品企业,就有爱茉莉太平洋、LG生活健康、爱敬、科丝美诗等。
虽然化妆品企业数量众多,但韩国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其实集中在少部分企业手里。比如大韩化妆品协会有约家会员公司,爱茉莉太平洋、LG生活健康等便在其中,这些会员单位生产业绩占到韩国化妆品市场份额的85%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流通渠道的多样化及ODM企业的利用率增加,没有流通网及制造设施的韩国中小企业,也凭借崭新的商品企划能力积极进入化妆品市场。这无疑能够为韩国化妆品产业提供更多增量。
AMOREPACIFIC爱茉莉太平洋新总部大楼
其三,韩国化妆品出口持续增长。
实际上,早在年,韩国便已成为全球第四大化妆品出口国(前三位是法国、美国、德国),中国是其第一大出口市场,其次是东南亚。如今,除前两大出口市场外,韩国在欧洲、美国、南美洲及俄罗斯等市场的出口额也在增长。
而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年—年,韩国化妆品产业已连续5年实现贸易顺差。年,韩妆出口额达.56亿元,而进口额仅为86.06亿元,贸易收支高达.5亿元。
韩国本土品牌市场占有率及国际化的提升,是韩妆能够保持出口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据大韩化妆品协会常务张俊基介绍,作为亚洲市场本土品牌占比大于进口品的三个国家之一(另两个是中国和日本),韩国国内有呼吁支持国货的风气,消费者也越来越主动购买韩国本土品牌。因而,目前韩国化妆品市场呈现出进口品占有率降低、本土品牌占有率增加的明显迹象。
而在国际化方面,韩妆能够走出去,“韩流”发展无疑是最大的影响因素,加上研发创新要领先于很多亚洲国家,自然能葆有一定的竞争力。
据爱敬提供的信息显示,尽管韩妆曾因年萨德问题引发中国游客减少而增长放缓,并影响到对华出口,但年萨德矛盾消除后,以免税店为中心的韩国主要企业业绩又重拾改善的希望。此外,韩国主要化妆品企业近年也在努力进军中国以外的新市场,预计向发达国家、东盟等地区的出口也将持续增长。
素食、药妆、光泽感、
气垫、定制化产品趋热
韩国化妆品行业之所以能在研发创新上保持一定领先性,源于对市场流行趋势的精准把握和快速反应。
几年来,韩国化妆品市场有几大产品趋势值得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xuecaoa.com/sltx/5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