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倩Sur/知乎
化妆品中什么成分易使皮肤过敏?
知友:倩Sur(+赞同,医学话题的优秀回答者)
把你的护肤乳、面膜、防晒霜、晚霜、身体乳、指甲油、染发剂拿出来看一下成分表,你会发现很多化学成分:酯、醇、醛、酚、酮、酸、盐、肽、酶等等。
◎为什么有的化妆品用了以后会过敏?过敏有哪些症状?
◎哪些是让你过敏的成分呢?
◎这些化学产品在你的化妆品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图源besteyelashgrowthserums
先来了解一下化妆品过敏有哪些症状——
迟发型过敏反应:
有时候你用完化妆品一段时间后才会出现过敏反应,比如你晒过太阳以后才出现皮肤发红、瘙痒、丘疹的症状,这与化妆品中有一些光敏成分有关;
速发型过敏反应:
有的化妆品涂抹完很快就会出现瘙痒、发热和丘疹,尤其是你抓挠瘙痒区,很快就会出现风团,就像蚊子叮咬以后鼓起来的包,而且多出现在你涂抹化妆品和你抓挠过的皮肤部位,这说明你得了「急性荨麻疹」。
图源Wikipedia急性荨麻疹症状:瘙痒、丘疹、风团、局部发热
可能引起你过敏的化妆品成分有哪些?
我们先来看一下最常见的添加在次等化妆品和三无产品中的危险添加剂,如果你最近更换了化妆品,而你使用化妆品的部位出现过敏,你就要仔细看看你的化妆品成分表,检查一下有没有下表中列出来的危险成分。
当然有些劣质和较差的化妆品根本不会将真实的添加剂写在成分表中,一些仿制化妆品还会套用名牌的包装,但是成分完全是较差的添加剂。
化妆品中哪些添加剂可能引起过敏?它们在化妆品中起到什么效果?
1.芳香剂——最重要的接触过敏原之一
那你有没有这种经历:
清洁厕所的清洁剂味道很重,于是你购买了一种有浓郁芳香的清洁剂,蹲在洗手间哼哧哼哧刷了半天,结果出来后发现脸蛋、脖子、胳膊奇痒无比;
夏天到了总是出汗,腋下异味很影响形象,于是你购买了一个滚珠用于掩盖腋下异味,结果你发现腋下瘙痒而且发红疹;
图源ActasDermo-Sifiliográficas腋下使用止汗剂/滚珠等产品导致的过敏
为了让小裙子、小背心香香的,你购买一种浓郁花香的洗衣珠,结果穿上衣服后全身瘙痒。
这些都可能是因为芳香剂导致的过敏。
芳香剂主要受影响的皮肤部位是脸、脖子、腋窝和手,一些芳香味道的染发剂也会导致头皮过敏。
常用的芳香剂包括:肉桂醇、羟基香茅醛、丁香酚、异丁香酚、香叶醇、香豆素等。
大多数人不会出现过敏症状,极少部分人在使用后会出现,那就要立刻停止该化妆品使用。
2.人工色素
特别是一些粉红、粉蓝色等合成色素,让产品粉粉嫩嫩的,让你爱不释手。
很多时候让你觉得好看、好闻,为吸引你购买而添加的成分,往往对护肤没啥作用,反而容易导致过敏。
3.不是越天然越好
由于对工业合成添加剂的担忧,一些商家打出「纯天然植物精华」、「不含人工合成物」、「有机萃取」等旗号推销产品。
图源FragranceX
纯天然,似乎是很多人的首选,但是纯天然不代表不过敏,更不代表就适合你。
一些人的皮肤对某些植物萃取物会有过敏反应,表现为涂抹化妆品感觉到皮肤刺痛、红,过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红肿、瘙痒、丘疹等。
所以购买化妆品,一定要仔细分辨成分表中有没有你过敏的添加剂,每个人可能的过敏源都是不一样的,第一次接触一种新的护肤品以前在耳后或者手腕内侧小量测试一下,24小时以后没有不适再使用是比较安全的。
护肤是一件很简单、很自然的事情,并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和金钱。
最关键的一点,你得了解自己的皮肤,对它保持敏感,它有自己的秉性、脾气:
不要麻木忽视:对不同的天气、不同的日晒和干湿环境、不同的内分泌和神经压力,皮肤都会有一些自发的应激反应。
爱惜自己的皮肤,温和的对待它,疲劳了让它休息,干了补水甚至补油,脏了要清洁,时刻照顾它,它才能健康动人!
知友:Ginger君(+赞同,黛芮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内容总监)
能刺激到敏感肌的成分,实在是太多了,防不胜防。
香精:26种香精致敏源,不是白叫的。当然不是看到香精就不能用,26种之外,也有不致敏的。
酒精:挥发性强,高浓度能脱脂,并让表皮中重要的桥粒蛋白变性损伤屏障,所以高浓度有刺激性。其实也不是所有人的问题,很少的量不会有问题,但也不排除有一些人是乙醇敏感体质。
防腐剂:几乎所有产品都有防腐剂,常被人忽视。如果敷了面膜脸烫,苯氧乙醇可能要背锅。
乳化剂:有人用一些乳液比例,但用一些老配方的面霜或者精华产品反而没事,那可能是对乳化剂特别挑剔。
……还有很多,比如一些有机防晒剂,几乎所有的染发剂,都是比较容易引起刺激的。
但是敏感肌最怕的是,功效成分选错了,用了不适合自己的猛料。今天重点讲功效成分,直接发榜:
敏感肌的功效成分黑榜:
首当其冲,当然就是各种酸了:果酸类,水杨酸,维A酸。
这些酸,用的是时候统称为刷酸,大概你就懂了,只有城墙皮才配(高浓度)。
1.果酸:
果酸这货有多不靠谱,敏感肌都会深有体会。不止是对角质层的剥脱能力强,关键是它变化多端。
果酸有很多种,别人给你说「用X%左右的果酸,没问题的呀!」请你不要随便相信,她没有忽悠你,只是你们俩手里的果酸可能不是一种。
第一代果酸:甘醇酸,最常见。普通人也许可以用到5%左右,但是作为敏感肌,建议你不要用超过2%。
第2-4代果酸:葡萄糖酸,乳糖酸和麦芽糖酸。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把这三个分层三代,在我看来它们都差不多,就是保湿效果比甘醇酸好一些,而角质剥脱效果比甘醇酸差一些。
代表品牌都是芯丝翠和爱诗妍。如果一定要比较温和度,乳糖酸是敏感肌最能扛的。
我们电商的苹果姐姐(干敏肌)就是用芯丝翠活性乳(乳糖酸+葡萄糖内酯)K掉了一脸的闭口,还没有刺激。但是我用着搓泥到想扔掉,这是后话。
油溶性果酸:杏仁酸。杏仁酸,很多人觉得是脂溶性不刺激,容易一下子堆很高,但是杏仁酸致敏的事也时有发生,敏感肌还是消停点,5%以下好不好?
2.水杨酸
水杨酸也是脂溶性,钻毛孔,角质剥脱力弱一点,但是还是刺激的。
不信上水合肌2%水杨酸你试一试,不刺激的话你就不是敏感肌。但是2%也是护肤品里面能加的最高浓度了,你买不到更高的。
敏感肌祛痘想用的话,缓释型的水杨酸,点涂还是不错,比如说玉泽的清痘乳,还有博乐达。记得,点涂,点到为止。
3.A酸
护肤品里不准用A酸,可以放心。虽然维A酸祛痘又抗老,但是刺激性巨高,而且有胎儿致畸风险,你买不到。
我想说的黑榜榜员,是现在很流行的维A醇,会在皮肤里面转化成A酸,还是很刺激。
好多人抗老,生怕用不够量。其实,敏感肌用低浓度,0.06%左右,就挺好。
有一些论文说0.06%是维A醇对亚洲人抗老的一个很合适的量,为了这么多刷A醇烂脸的兄弟姐妹,我愿意相信。
而且配方做得好的话,这个浓度敏感肌也不刺激。范例是Roc的A醇眼霜,可以用来试下自己的阈值。
至于这些酸「远房亲戚」……透明质酸,玻尿酸,它不是酸,对敏感肌无害,大家不用担心。
敏感肌的功效成分红榜:
既然防不胜防,这些成分可以缓解产品对敏感肌的刺激。
1.经典舒缓成分:
-甘草酸二钾
-红没药醇
-泛醇
-尿囊素
2.屏障修复类:
-角鲨烷
-神经酰胺(天然的和合成的)
3.各种专利舒缓活性物:
-Symcalmin:燕麦仁提取物
-Calmyang:积雪草提取物,洋甘菊提取物,黄岑提取物,虎杖提取物……(反正7个,看见这组合就是)
-Ocaline:西葫芦籽提取物
-Sensiline:水解亚麻提取物
……
解释一下,这些都对敏感肌与配方温和性有帮助的成分。
看到以上这些成分,而且量比较高,说明产品在往温和性方面努力。
但不等于说,加了这些成分,敏感肌就能用了。这是两回事。
红榜仅供参考知道,黑榜更需多加注意。敏肌们,学好成分少踩雷,加油!
知友:左锦辉(+赞同,北京工商大学化妆品科学与技术硕士)
化妆品中常见的易致敏成分大体有下图所示几类。
早在年,刘玮教授就对化妆品原料中的一些常见过敏原进行了如下汇总:
虽然在此之后十几年,又出现了很多新的原料,但易引起皮肤过敏的原料,基本上离不开这几大类。
同时我们也需要警惕,即使是一些通常认为安全的原料,由于生产工艺的原因,也可能会有一些高风险成分残留。
例如酒精中可能残留甲醇,熊果苷中残留氢醌,苯氧乙醇中可能残留苯酚、二噁烷等。
针对这种情况,进行了如下汇总。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高功效的活性成分,当其浓度过高时,超过了我们皮肤的承受能力,同样会产生皮肤不良反应。
所以建议消费者在使用「原料桶」类精华的时候,还是从低浓度试起。
但对于一般消费者,识别化妆品中的风险成分,其实有更简单的方法,可以通过美丽修行,cosDNA,颜究院等APP进行成分查询,它们的排版大同小异,基本上数字较小,标绿的成分比较安全,数字较大,标黄标红的成分一般会有致敏和致痘风险(以某产品举例如下所示)。
所以应尽量选择「绿色」,无致痘风险的产品。
气温升高了,皮肤也容易出现问题,恼人的各类过敏症状又找上门,困扰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如何有效阻断过敏原、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过敏以及快速缓解过敏症状?
戳「阅读原文」,查看圆桌:解救过敏星人
小蓝星
「我」是青年,且看青年
本周知乎热榜
创和青你看哪个?鲍毓明再发声喊冤?4岁女童遭继母虐待入院?
知乎神吐槽
有哪些特征一眼就会被看出是iPhone用户?
觉得有趣就点亮「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